獨立站的流量正在被AI制成人血饅頭?
網上到處都在捧高踩低,鼓吹AI有多神,說“搜索引擎要完蛋了”。“現在誰還搜啊,直接問AI多快!”,有人甚至拍著胸脯說2025年70%的人都用AI查信息了。說得有鼻子有眼,乍一聽還真像那么回事。按這個說法,谷歌、百度豈不都離關門不遠了?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AI不原創內容,那么AI給出的答案,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AI其實就是一個升級版的蜘蛛,一天24小時在全網抓取信息。書籍、文獻、企業官網、新聞媒體報道、公眾號推文、知乎、百科、文庫、朋友圈、評論區、各大自媒體賬號等等,全都是它抓取的信息來源。從尋找答案的這個角度說,AI就是個升級版的“信息搬運工”,它把百度、谷歌的活兒換個花樣接著干。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信息能入得了AI的法眼呢?誰的品牌能自動地被推送到消費者的面前呢?AI更偏向抓取權威、專業、真實、可信的內容。
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而企業的官網是企業和品牌的官方陣地,是產品和形象代言人,它代表著權威、專業。相比評論區里七嘴八舌、眾說紛紜的評論,官網是自帶權威光環,所以官網內容是AI抓取的首選。根據我們的AI使用經驗來看:文心一言偏愛自己家的百科、百家號、文庫的內容抓取;騰訊元寶則盯著微信公眾號推文、朋友圈;豆包則喜歡刷抖音評論區、頭條文章。
試想一下,孕媽問“哪個品牌的奶粉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如果各個AI給出的答案都是飛鶴,那貝因美一定睡不覺了!久而久之,消費者的心智就會被慢慢改變!這就跟超市上貨一樣,想讓你家產品擺在顯眼位置,得給不同貨架交“入場費”,說得直白點,就是你在網絡上有沒有大量權威、專業、真實、可信的內容。
國內知名的數字營銷專家、22科技集團董事長許遠東先生曾一針見血指出中國企業數字化營銷的現狀:絕大多數企業都是“無官網、無數據、無內容、無入口、無數據資產”。如果連個像樣的官網都沒有,就像在超市里連個貨架都租不起的小攤販,顧客根本看不見你。
想讓AI成為你的“免費銷售員”,記住這個公式:官網打底 + 全平臺撒網 + 死磕內容質量。去年618,一個做母嬰用品的老板,在抖音投了上百萬廣告,用戶刷到視頻去問AI“這個牌子安全嗎”,結果AI抓到的全是小紅書上“包裝簡陋”“客服不理人”的差評,反而推薦了另一家官網信息齊全的小眾品牌。現在年輕人現在精得很,看到網紅推薦,先讓AI查底細,到企業官網驗證,如果企業連官網都沒有,或者官網連個產品成分表、檢測報告都找不到,立馬給你打上“三無產品”標簽。
其次,要看企業的自媒體陣地有沒有占領,有沒有卡住這個生態位。各大自媒體平臺也是AI抓取的主要來源,大量優質內容,在官網首發的同時,還要同步分發到各大自媒體平臺。看誰的內容鋪的廣、鋪的多,看誰的家底厚。同一內容在不同平臺出現次數越多,推薦權重越高、被AI抓取的概率越大。官網+百度系+微信系+頭條系形成了一張龐大密不透風的網,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就會占領了宣傳、營銷的每一塊高地!
- 最后,讓AI“愛上”你,要說人話,要不斷更新。把廣告詞變“人話”。別寫“富含多種維生素”這種虛頭巴腦、硬梆梆的廣告語,說人話,接地氣,越真實越好、越可信越好,越容易被AI 抓取。把“富含多種維生素”改成“每罐添加6種微量元素,專治挑食寶寶”;少標榜“權威認證”,多放“100位寶媽實測:喝一個月長高2厘米”,這樣的內容會直接被AI判定為“高價值內容”。此外,還要保持穩定的輸出節奏,內容要保證新鮮度,AI 最喜歡抓取這類內容。
流量從未消失,只是換了分發規則。讀到這里,不妨用豆包、文心一言等AI,搜搜你的企業、產品、品牌,多問幾個問題,看看AI如何回答。
作者簡介:
王欽老師是生意表達專家,有20年內容營銷經驗。曾一篇文章幫企業帶來980萬元的銷售業績。現在專注外貿、機械制造、大健康行業LTD營銷,如需進一步溝通交流,請撥打鬼才老師電話13123944286或添加微信:neirongguicai。
請先 登錄后發表評論 ~